?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河南淇縣:厚植文明底蘊 增進民生福祉——打造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名城
2023-02-22 21:33:00    作者:牛平昌 胡亞玲 黃 強

創建文明城市是加快城市化進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載體,更是提升城市品質、促進城市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近年來,河南淇縣以文明創建引領百城提質,以百城提質推動文明創建,統籌做好城市建設工作,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打造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文明和諧宜居城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7年以來,淇縣以新城宜居、老城提升為主線,謀劃了總投資247億元298個城市建設提質項目。2022年項目全部開工,其中80%已竣工投用,城市品質和承載能力明顯提升。

文化街區樹新風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化城市創建、百城建設提質,都重在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精神。淇縣堅持高質量推進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各項工作。

在文化街區建設方面,著重融入文化元素,烘托文化氛圍。錦繡路崇德尚典文化街東起淇園路、西至107國道,全長約500米,位于兩個住宅小區之間。文化街建設以復古徽派建筑圍墻搭配現代藝術形式小品為宣傳載體,分德育、法治、文化、奮斗四個篇章,運用光影融合、移步換景的手法將學法、明法、守法、崇法、用法等法治元素融入街區各個角落,潛移默化地通過法治歷史、法治人物、法治故事等,影響居民更加崇尚法治。

ImageFetcher (11).jpg崇德尚典文化街

文化街區以習近平總書記談法治建設開篇,從孔子到墨子、再到魏征,展現古今社會法治思想。法治氛圍主要運用寓教于樂的趣味故事、法治名人名事、民法典案例等貼近群眾的圖文漫畫烘托,通俗易懂,引人入勝。文化元素著重展示橋盟街道厚重的歷史文化,將郭莊董家大院、泥河書法、泥河村郭鳳樓一門五秀才等名人典故,進一步弘揚光大。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引導群眾更加崇尚知識和文化。凸顯橋盟印記和橋盟印象,讓群眾不忘舊時光,漫步文化街區,便可回味當年文化。奮斗篇主要表達美好愿景,是對橋盟美好未來的展望和暢想,橋盟的持續發展、居民的所思所想都體現在其中。

歷史老街展新顏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史文化被代代相傳,價值歷久而彌新。朝歌老街就是一處蘊藏著古老文化的瑰寶。

朝歌老街位于朝歌古城中心位置,總長666米,寬14米,完好保留了清末建筑5處、民國建筑23處,同時系統地保留了公安局、郵電局、供銷社、人民劇院、百貨公司、醫藥公司、新華書店等一批豫北地區極具新中國初期特征的公共建筑36處,是河南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首批旅游休閑街區、第二批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ImageFetcher (10).jpg

近年來,淇縣深入挖掘朝歌歷史文化資源,投資2億元謀劃實施了朝歌老街整體改造項目,原味保留了飯莊、首飾店、鐵貨鋪等各類店面和北方官式建筑風格的地標建筑“文昌閣”,真實再現了街區的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朝歌老街圍繞特色美食、網紅酒吧、文創產品、非遺展演、劇場演繹等業態定位甄選商戶,常態化伴有行為藝術展演、音樂演奏、漢服走秀等藝術形式,并精心創作《大商朝歌》實景演出,再現紂王出征東夷、平定戰亂、八方來朝、四海賓服的輝煌歷史,真正地把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做到了極致。同時,還吸引了木雕、黑陶、千層小火燒、葫蘆烙畫等國家、省、市、縣各級各類非遺項目入駐,使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彰顯了濃郁的地方民俗風情。如今,朝歌老街已發展成為淇縣新的城市名片和文化地標。

公園游園煥光彩

公園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城市生態系統、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老百姓休息、游覽、鍛煉、交往以及舉辦各種集體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

ImageFetcher (15).jpg朝祖園

為了打造賞心悅目、形神皆美的宜居之城,淇縣謀劃并啟動了一批公園游園建設項目,朝祖園便是其中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位于淇河路與桃園路交叉口西北角,占地面積51畝,于2022年5月建成開放。公園按照“一環、一軸、三苑、十景”的布局進行設計。一環是指一條貫穿園區的景觀慢跑環路;一軸是指一條入口文化軸線;三苑是指三組景觀功能組團;十景是指十處姓氏主題景點。公園主入口處是以朝歌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廣場,廣場中心采用枯山水的設計手法,用卵石鑲嵌形成一條蜿蜒水系,象征淇水悠悠,水系之上佇立八尊文化立柱,立柱外形彰顯殷商建筑的“四阿重屋”,在四坡屋蓋的檐下,設計可旋轉互動的文化浮雕方塊。曲苑廣場是人們演唱戲曲、彈奏樂器的好去處,觀眾可圍坐在條石坐凳上欣賞參與。公園基調樹種選用國槐、白皮松、銀杏等,結合本地氣候條件,設計有法桐、烏桕、樸樹等喬木50余種,迎春、海桐等花卉和地被60余種,搭配豐富合理。霧森系統形成的白色水霧與綠植、假山、水景等元素相映成趣。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園區利用植草溝、滲水磚、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進行雨水收集和組織排水,通過“滲、滯、蓄、凈、用、排”等多種技術途徑,實現公園良性水文循環。

ImageFetcher (12).jpg仁園

仁園也是公園游園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北至太行大道、西鄰比干路,占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300萬元,于2021年5月1日建成并對外開放。項目建成后有效彌補了建成區東側公園綠地服務半徑不足的問題,為周邊群眾提供了休憩娛樂和運動健身的場所。項目名稱來源于孔子的“殷有三仁”,故命名“仁園”?!叭蕡@”依托淇縣深厚歷史文韻,以“三仁”文化為切入點,打造中式文化公園。通過假山跌水、三仁景墻、兒童娛樂、休閑健身等空間布設,營造多元功能場所,配有兒童滑梯、籃球場、老年健身器材、休閑坐凳等,滿足各年齡段城市居民戶外使用需求,打造一個功能完善的中式園林。公園植物方面以“春綠秋黃,四季有景”理念,通過合理運用四季植物,確保園內一年四季生機盎然。其中早春植物選擇桃花、連翹、迎春花、玫瑰和薔薇等,夏季植物選擇紫薇、木槿等,秋季觀賞性植物選擇紅楓、海棠、桂花、銀杏、山里紅和楓香等,冬季植物選擇造型松、杜鵑等,通過100余種喬灌木的穿插栽植,確保園內四季有景。

體育場所智能化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苯陙?,淇縣堅持把改善健身環境、提升健康水平放在突出位置,推動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高標準建設了公共體育場和一系列公共健身設施。體育場、乒乓球館、老年健身樂園、老年門球場、健康步道等設施的新建和完善,對提升城市品質、增強人民體質、完善城市服務功能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淇縣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ImageFetcher (16).jpg

淇縣公共體育場的啟用,標志著縣城公共體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公共體育場是一座集娛樂、休閑、健身、比賽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場所。項目占地75畝,總投資約3000余萬元,建設面積2237余平方米。公共體育場位于淇園路與永和路交叉口西南角,場地開闊,交通便利,活動設施齊全,建有風雨操場、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等活動場地。

公共體育場配備了一些智能化運動設施和健身路徑,使得服務更具人性化。器材搭載運動APP,配有LCD顯示屏、藍牙音響等智能化設備,通過手機二維碼鏈接可分享運動次數、消耗卡路里、運動時間等,運動器材采用太陽能進行供電和照明,讓全民健身更環保、更智能、更有趣。

活動中心還為健身愛好者配備了智能體測儀。該機器基于國民體測檢測標準11項而開發,用戶可根據自身的身高、體重、BMI(身體質量指數)、俯臥撐、反應時間、閉眼單腳站立等11個項目,以微信掃碼形成體質檢測報告,還可根據自身的檢測報告,選擇園區內的運動區域科學鍛煉,確保運動效率與狀態。用戶的檢測數據能上傳至后臺,便于體育管理相關部門了解區域人群的體質健康概況。

體育場內設置的智能健身路徑采用太陽能供電,配套的智能模塊十分人性化,可提供語音播報動作要領和運動指標,電子屏幕可以觀看運動時間、卡路里消耗、頻率等數據。系統后端可收集運動人群、用戶基本特征、用戶使用時間等數據,并生成各種維度的統計分析,可為政府提供戶外場地設施利用率監測、全民健身情況及科學決策分析等大數據服務。設備還支持一鍵報修,方便使用,更方便管理。

與智慧同行,與運動同樂。插上“智慧”的翅膀,“智慧+體育”生態圈將不斷地完善與細化,淇縣人民也將享受到更優質的服務。據了解,淇縣將進一步健全完善“智慧+體育”發展模式,形成建、管、用的完備體系,不斷打造設施良好、功能完善、管理科學、服務周到的15分鐘健身圈,讓廣大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健身樂趣,真正實現惠民利民。

沬水河重煥生機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靈氣。淇縣通過沬水河(趙家渠)水系生態環境治理及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程PPP項目,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綠蔭城,讓縣城愈加靈氣秀美。該項目位于淇縣縣城內,西起107國道,東至云夢大道,斜穿城區3.3公里,總占地面積1200畝,總投資13億元。

ImageFetcher (14).jpg沫水河

以水潤城,重塑美麗環境。項目設計有4個攔水壩,河道水深在0.8~2.3米之間,新建補水泵站2座,補水管線3710米。采取一次充水、回用中水、海綿蓄水的多種水源補給方式,以滿足沬水河蓄水需求。同時,還對沬水河的河道進行擴寬加深,河底進行防滲處理,進一步提高了沬水河的防洪排澇標準,使得沬水河變身成為一條靚麗的藍色水景觀帶,貫穿于淇縣城區。

以文化城,突出地域特色。淇縣作為商朝的首都,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古城。文化因素一直是沬水河水系生態治理工程在設計過程中考慮的首要因素。沬水河景觀橋的名稱以朝歌文化為靈感來源,命名為摘星橋、古靈橋等。同時,還將各種豐富的歷史文化元素融入到項目的景觀設計之中,讓廣大群眾在游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洗禮。此外,項目還不斷優化人性化設計,公園內設有城市書屋、謎語叢林、健身跑道、娛樂場地等活動空間,為居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休憩場所。

以綠蔭城,彰顯生態魅力。項目依托“一帶兩廊五公園”規劃建設,按照水生態、水環境、水景觀三位一體建設,沿河道兩側控制50~100米綠化帶,新增綠地面積450畝。河道采取生態鋪裝工藝,種植不同的沉水、浮水、挺水植物;邊坡采取蜂巢式格室護坡,覆土綠化,起到涵養水源、固岸護堤、凈化水質及觀賞的多重作用。利用微地形設計,高低錯落有致,遠處能望山,近處可見水,在滿足趙家渠泄洪排澇功能的同時,徹底改變了昔日黑臭水體的面貌,打造成了一條“清水長流,綠樹成蔭”水景交融的生態長廊。

沬水河郊野段右側為雨虹濕地公園,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約1.1萬平方米,陸地區域種植烏桕、絳柳、廣玉蘭、白皮松、三角楓、雪松、金桂等喬、灌木樹種3500余棵,地被植物24000平方米,各種游廊步道3000余米。除了大面積植綠外,還選用百慕大、馬尼拉等四季常綠草坪,同時進行法桐、白蠟、金絲柳等樹木的密集種植。

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映入人心是文明的美……淇縣正在努力成長為一座規劃合理、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特色鮮明的精品名城!



網友評論
? Top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