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碧水藍天融一色 公園“海綿”成一體——宜昌沙河綜合整治工程傾力打造海綿城市建設門戶型活力功能示范區
2022-12-29 10:07:06

編者按:項目建設,示范引領。項目品質直接關系著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為充分發揮可推廣、可復制項目的示范作用,中國建設報社正在公開征集中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典范項目(以下簡稱“中國‘全域海綿’典范項目”),征集活動由報社政策研究中心全面統籌?,F在《中國美麗城市》上分批次展示入圍案例。

清澈澄凈的河水、翠綠環繞的岸邊、相映成趣的美景……一幅幅醉人的景致在湖北省宜昌市沙河邊綻放、定格。然而,曾經的沙河不僅水體黑臭、水面縮減、生態功能喪失,還直接影響長江生態和水質,讓周圍居民苦不堪言。沙河的美麗蝶變,得益于當地開展的沙河綜合整治工程。

沙河位于宜昌市中心城區西北部,是長江一級支流黃柏河的左岸支流,全長4.5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為踐行“長江大保護”綠色發展戰略,宜昌市以宜昌沙河綜合開發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為依托,自2016年起開展沙河綜合整治工程,并成為湖北省第一個黑臭水體治理PPP項目。項目總規劃面積約4.5平方公里,總投資11.38億元,于2022年8月底全面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是通過統籌水體綜合治理、公共性綠地景觀綠化工程與海綿城市工程,打造海綿城市建設門戶型活力功能示范區,引領片區綜合開發和生態價值轉換。

恢復城市內河水體的自然功能

項目在設計建設時遵循“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原則,以保護沙河水質和修復生態環境為首要目標,通過控源截污、提標治污、清漂清淤、生態修復、引水補清等措施,從點源、面源、內源等各層面大力實施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環境治理。

ImageFetcher (14).jpg生態茶室綠色屋頂

首先對水葫蘆和受污染底泥進行清漂清淤、清理內源,為河道生態修復提供內在條件。同時取締改造沿河排污口,實施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將污水集中收集至沙河污水處理廠處理以消除外源。配合污水收集工程對污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擴建,將污水處理廠布局與河道生態補水聯動,提升河道水動力。為配合沙河海綿城市建設及水質深度凈化,合理配置沉水植被、設置水生態系統模塊水池,利用水上種植技術在河道水體布設人工浮床,通過人工曝氣與生態補水增加水體活力與自凈能力,實現區域周邊初期雨水污染消納,恢復沉水植物、魚類與底棲動物自然生態環境。

ImageFetcher (17).jpg濕地與棧橋

“治水、活水、用水”三管齊下,使河道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水質得到明顯且長效的改善,目前沙河水體水質已由重度黑臭提升為接近于地表Ⅳ類,“碧水藍天融一色”的美景由此重現于沙河。

打造安全韌性的城市雨洪空間

項目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通過開展沿河排口改造、生態駁岸、山體修復、濕地公園、植被緩沖帶、綠色屋頂等建設內容,實現城市良性水文循環,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滲透、調蓄、凈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維持或恢復城市的海綿功能。

在項目設計時,根據區域山地地形特點,結合水系和山體匯流流向,利用場地豎向有效組織雨水徑流,實現高效雨洪管理。通過濕地建設、清淤工程、河道行洪斷面拓寬等措施,將沙河水域面積從19.3公頃提升至25.2公頃,提高河道行洪能力,增加片區雨洪調蓄空間。

ImageFetcher (15).jpg卵石排水溝

結合自然地形坡度布置植草溝、卵石溝、路面徑流等海綿設施,組織雨水排放,將部分雨水匯流至下凹式綠地蓄積,過量雨水經溢流井排放至雨水管渠,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實現灰綠結合的雨水排放,有效削減雨水徑流峰值。園區下沉式綠地面積約1.32公頃,有效調蓄深度為0.25米,實現調蓄容積1.5萬立方米。沿河設置植被緩沖帶,緩流雨水同時對入河污染物起到削減作用。

為豐富綠地的物種多樣性,在點綴性植物選擇上,以本地鄉土植物中觀賞價值較高的種類為主,且適當豐富一般類別綠地種類。在此基礎上,引入部分適于華中地區氣候環境的優良園藝品種和外來品種。在使用形式上,以落葉喬木為主,適當增加纏繞或攀緣類藤本植物的使用,豐富層間關系,增加趣味性。注重海綿濕生區域植物配置,在物種選擇上,適當引入濕生水生植物,尤其是地被植物,其中以多年生挺水植物為主、耐水濕的喬灌木為輔,共同營造效果良好的街邊花園景觀。

ImageFetcher (16).jpg生態駁岸

在整治河道及兩岸過程中,維護沙河自然駁岸曲度,將原有硬質岸線改造為滲透性駁岸,建設生態護岸12公里,實現生態岸線比例100%。河岸采用石籠與草坡結合的生態駁岸建設,充分發揮駁岸植被、綠地系統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把安全、防洪、生態結合到一起,滿足水位變化的河道駁岸設計要求。

建設高品質的海綿城市公園

宜昌市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要求貫穿于項目全過程,在實現水體多層面整治的同時,考慮居民親水游憩的需求,將要求從“沙河黑臭水體整治”提升為“打造沙河片區城市自然生態空間”。項目以現狀河流灘地為基礎,結合自然地形建設沙河公園,在鋼筋水泥的樓宇間營造田園牧歌的悠閑情調。

沙河公園位于沙河畔居住區,公園綠地面積達78公頃,水域面積25.2公頃。公園結合河道岸線、自然地形條件,設計場地雨水徑流。利用原有坑塘洼地,建設自然濕地空間和生態綠地,不僅為鳥類群落提供了棲息地,成了片區重要的休閑和旅游觀光場所,同時充分發揮區域調蓄功能。開展沿岸山體修復,布設下沉式綠地、生態草溝、生態卵石排水溝等海綿設施,以匯聚、吸收、凈化來自硬化地面的雨水,實現雨水下滲、滯蓄。項目建設前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約為57%,通過海綿設施建設,共增加雨水蓄水容積1.5萬立方米,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到83.2%。

項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設置環形親水棧橋及景觀平臺,為市民提供豐富的親水體驗;在雨水花園中設置游覽石橋,石橋高于溢流井口,為游客創造雨季與旱季不同的景觀效果;建設生態茶室綠色屋頂,在實現雨水緩滯利用的同時,結合周圍錯落有致的綠植包圍,為市民創造開放綠色的生態式商業空間。公園正式開放后,高峰期人流量達3萬人次,成為多家互聯網媒體旅游板塊報道的網紅打卡地。根據宜昌市建設主管部門調查,沙河整治效果評估市民評議滿意率均在90%以上。

ImageFetcher (13).jpg下沉式綠地

“鳥語弄蒼翠,魚游翫清澄?!鄙澈庸珗@將生態修復與城市品質提升結合,成為集趣味性、文化性、開放性、生態性于一體的“城市海綿體”。與此同時,公園還在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發展綠色經濟與休閑旅游,承接環保主題活動,成為集都市休閑綠心、環??破照故?、文化傳承再創新三大功能為一體的生態環保主題公園和城市后花園,成為宜昌新晉地標名片,在促進片區綜合開發價值提升、實現海綿價值轉換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文均由宜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


網友評論
? Top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