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質量鑄就中國建造——我國工程質量工作闊步向前
2019-10-23 09:35:24來源:中國建設報    作者:馮路佳


開欄語


飛速發展中的中國,建筑工程是最直接的表達。70年來,從缺資金、沒技術的窘境,到如今的“國家名片”、“世界之最”,以中國質量為底色的中國建造正在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引領著我國建筑業不斷攀登世界高峰。

鑒于此,本報推出“提升建筑工程品質 締造百姓美好生活”專欄,回望中國工程質量70年的發展歷程,觸摸質量進步的激昂脈搏,聚焦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展現工程質量制度的改革創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今天,讓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程揚帆遠航。



歌如潮,花似錦;氣若虹,人如海。在激昂的樂聲中,參加70周年的國慶慶典的閱兵隊伍氣宇軒昂地走過了一座座耳熟能詳的建筑。這些不同時期各有千秋的建筑物見證了中國建造的奮斗軌跡,譜寫著新中國闊步前行的壯麗凱歌。

70年時光,恍若昨日。新中國成立之初風華正茂、朝氣蓬勃。建設者們不斷奮斗、砥礪前行?;A設施的建設、民生工程的興建,為推動城鄉建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建設者用雙手創造出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跡。

振興工程興國阜民

“中國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留下了“振興工程、興國阜民”的遺愿。他所惦記的是中國工程的未來,念念不忘的是中國的崛起。如今的中國,成就足以告慰先輩:高樓如林,公路成網,鐵路密布,大壩矗立,天塹變通途。中國,正沿著高質量發展的航程揚帆起航、劈波斬浪。

飛速發展中的中國,建筑工程是最直接的表達。中國建造的底氣來源于中國質量,中國質量正在成為中國建造的重要支撐基礎。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當年,舉全國之力建設的武漢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橋梁。如今,長江上的大橋已經超過百座,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也已建成通車。在世界橋梁排行榜上,各類型橋梁前十名中超過半數都是中國橋梁;珊瑚礁、地震帶、強臺風……眾多“建橋禁區”難題先后被攻克。

1985年,以創造“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聞名于世的深圳國貿大廈建成。2016年,上海中心大廈完工,打造了東方“空中花園”。2019年9月25日,被外媒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的超級工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入運營。1954年,第一個大型民用機場首都機場項目正式啟動。彼時的建設者們不會想到,短短數十年時間,中國就實現了令世人矚目的跨越式發展,擁有民用航空(頒證)機場235個(不含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建成了令國人自豪、令世界震撼的超級工程。

當前,中國“高、深、大、難”工程質量技術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住宅工程質量的進步同樣令人矚目。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體系,8000多萬套各類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讓2億多群眾實現了安居夢想;在村鎮建設方面,1794萬農戶實現了農村危房改造,搬入新居。從筒子樓到單元房,從房屋建筑沒有抗震設防到全面抗震設防,從1949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8.3平方米到如今的39平方米,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居有所安”,建筑業的設計建造能力不斷提升,住宅功能品質和使用環境不斷改善,支撐起了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毋庸置疑,70年來,我國工程質量工作成效顯著。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工程建設技術也不斷發展進步。一代代建設人攻克了結構安全與抗震、防火、抗風雪災害、超高層及大跨建筑施工等重大技術難題,BIM、綠色建造、裝配式建筑等先進適用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工程建設工業化、信息化、綠色化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建筑抗震性能顯著增強。

中國工程、中國質量走過了風云激蕩的70年。70年來,從缺資金、沒技術的窘境,到如今的“國家名片”、“世界之最”。以中國質量為底色的中國建造正在發揮愈來愈大的作用,引領著我國建筑業不斷攀登世界高峰。

質量工作闊步向前

從企業自檢自查制到質量等級核驗制,再到竣工驗收備案制……70年來,中國工程質量工作從蹣跚學步到闊步向前,讓我們清楚地觸摸到質量進步的激昂脈搏。

70年來,工程質量工作的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在法規體系方面,陸續頒布實施建筑法、質量管理條例,圍繞“一法一條例”出臺4項部門規章,制定質量監督、質量檢測、質量保修、竣工驗收備案等制度十余項。在標準體系方面,截至目前,已制定國家、行業標準3500余項,加上地方標準,全國工程建設標準總數達到7000余項。在責任體系方面,當前已建立完善工程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和從業人員責任,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加大對終身責任的處罰力度。在監管體系方面,已經建立起覆蓋省、市、縣三級的質量監管體系,全力保障工程質量安全。

70年來,我國建筑業和工程建設保持著持續高速發展,在探索和實踐中走出了一條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的跨越之路,書寫了質量工作的輝煌畫卷。

“在湖北,學《手冊》、懂《手冊》蔚然成風,在《手冊》的指導下,公司已經建立了從資料到實體、材料到工序、過程到驗收、項目到企業、實施到評價等不同層次的管理制度?!焙笔」I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這里的《手冊》指的是2018年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工程質量安全手冊(試行)》。作為《手冊》落實的積極踐行者,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大力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工作,以施工現場為重點、以施工企業為中心、以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為切入點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總體水平,大力推行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用《手冊》規范項目質量和安全管理行為、完善質量保障體系。

和湖北一樣,各省都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地有序推進工程質量工作,使工程質量措施得到真正落實,惠及廣大群眾。

上海市積極推進住宅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建設,將保險機制全面融入建設工程質量風險管理體系,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接軌國際成熟經驗,為在全國推廣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上海樣板”。

福建省創新“互聯網+”監管模式,在提高監管實效上想辦法,在專項整治上下功夫,在完善監管機制上做文章,強化政府工程質量監管,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建立完善省、市、縣三級“智慧工地”監管平臺,實現了全省“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全覆蓋。同時,大力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完善全過程工程質量監督管控體系和可追溯機制,保障了建筑業的高質量發展。

……

在富有成效的政策指導下,我國工程質量水平得到了持續提升,為加快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重要支撐。

守正創新勇毅前行

2019年新年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指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

作為質量強國的重要內容,工程質量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建筑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然而,隨著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工程質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也逐漸顯現出來。

9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指導意見》,成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綱領性文件。

該意見明確了進一步完善質量保障體系的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提出從強化各方責任、完善管理體制、健全支撐體系、加強監督管理4個方面明確完善質量保障體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的主要舉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為切入點,逐步完善質量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工程質量抽查符合率和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品質總體水平。

輝煌凝結著奮斗的艱辛,成就映射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工程質量工作的跨越式發展投射出的是中國建造的奇跡,展現出了大國崛起的偉岸身影。70年彈指一揮間,70年出發再向前。如今,一個繁榮昌盛、日新月異的泱泱大國正不斷向世界呈現著中國精彩。


網友評論
? Top 影音先锋无码A∨男人资源站